中国制定反外国制裁法,捍卫国家尊严和核心权益

2021-06-10 10日下午,中国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反外国制裁法。这意味着,针对某些西方国家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实施所谓“制裁”的霸权主义行径,中国将从国家立法的高度和力度,进行更系统、更彻底、更有力的反制,以捍卫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

一段时间以来,某些西方国家利用涉疆涉港等各种借口,依据其本国法律对中国有关国家机关、组织和国家工作人员实施所谓“制裁”,中国也多次宣布对有关国家的实体和个人实施相应反制措施。然而目前,中国应对外部制裁的办法多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相关法律手段依然不足。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霍政欣认为,反外国制裁法十分必要,将进一步充实中国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的法律“工具箱”:“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方面总结了中国之前的一些反制实践和做法,另外也借鉴了国际上的一些实践和立法。在此基础之上,出台了我们国家的反外国制裁法。这部立法的制定为今后国家行政执法和司法机关实施反制裁措施,提供了国家立法层面的有力保障,也标志着中国综合运用立法、行政和司法手段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核心利益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也标志着在构建体系完备的涉外法治体系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事实上,通过立法反对别国制裁并不是中国的先例。俄罗斯在2018年6月通过《关于影响(反制)美国和其他国家不友好行为的措施的法律》,旨在保护俄罗斯的利益、安全、主权、领土完整以及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免受美国等国不友好举动的侵害。而欧盟也曾针对美国的制裁通过《欧盟阻断法》,以此阻断和抵消美国制裁措施对欧盟自然人和法人的适用效果。

对于中国制定反外国制裁法,国际上有一部分声音认为,这是中国“战狼外交”的又一次体现。对此,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霍政欣认为,和美国实施长臂管辖,动辄制裁他国不同的是,中国制定反外国制裁法,具有充足的正当性。“美国这些国家制裁中国本质上是违背了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原则。在国际法上具有明显的违法性。我们这次制定的立法,在性质上属于反制,符合国际法上的对等原则。另外我们这部立法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核心利益,是为了捍卫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内政和主权平等原则,是为了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所以我们这部立法事实上同西方制裁我们国家的法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这部立法在国际法上是具有正当性的。”

反外国制裁法的出台是否有可能会影响中国的营商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庆明表示,这种担忧完全没有必要,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不会因此发生任何变化:“这种对中国的恶意打压,已经严重影响到国际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有效平稳运转,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我们实施这种正当性的反制,只是针对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对中国造谣污蔑和遏制打压的实体和个人,并不影响合法经营的市场主体和普通民众。我们也将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依法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